脂肪肝是怎么回事有危险吗
发布于 2025/06/29 14:16
发布于 2025/06/29 14:16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轻度脂肪肝通常无明显危险,但中重度可能引发肝炎、肝硬化等并发症。脂肪肝可能由肥胖、酒精滥用、胰岛素抵抗、高脂饮食、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戒酒、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体重超标是脂肪肝最常见诱因,内脏脂肪过多会导致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沉积。患者需通过低热量饮食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逐步减重,建议每月减重不超过体重的百分之五。伴随腰围增粗、血脂异常时需警惕代谢综合征。
长期每日饮酒超过40克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代谢功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戒酒是根本治疗措施,同时需补充B族维生素。若出现肝区隐痛、黄疸等症状提示可能已进展为酒精性肝炎。
糖尿病前期患者常因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促使肝脏合成更多甘油三酯。改善措施包括减少精制碳水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必要时使用二甲双胍等胰岛素增敏剂。典型表现为空腹血糖偏高和黑棘皮症。
长期摄入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建议改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增加深海鱼类摄入。部分患者可能合并胆囊收缩功能异常。
糖皮质激素、他莫昔芬等药物可能干扰肝脏脂质代谢。使用这类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联用护肝片等保肝药物。通常停药后脂肪变性可逆转。
脂肪肝患者应建立低糖低脂的饮食结构,每日保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避免熬夜和情绪紧张。每半年进行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若出现乏力加重、腹胀或肝区疼痛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为脂肪性肝炎或肝纤维化。
上一篇 : 脂肪肝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病变
下一篇 : 肝功能正常重度脂肪肝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