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会引起肝损伤吗

发布于 2025/07/05 16:52

胆囊结石可能引起肝损伤,但概率较低。胆囊结石主要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当结石阻塞胆总管或引发严重胆管炎时,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异常。

胆囊结石若长期存在或反复发作,可能因胆汁排出受阻导致胆汁淤积性肝损伤。这种情况下,肝脏因胆汁酸蓄积可能出现肝细胞炎症或纤维化,表现为肝功能指标升高,如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皮肤瘙痒、黄疸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胆道梗阻情况。

少数患者可能因胆囊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细菌通过胆道逆行感染肝脏,引发肝脓肿或败血症。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高热、寒战、剧烈腹痛,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若未及时解除梗阻并控制感染,可能发展为肝衰竭,需紧急进行胆道引流或胆囊切除术。

建议胆囊结石患者定期复查肝胆超声,避免高脂饮食诱发胆绞痛。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痛、皮肤巩膜黄染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肝功能。日常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减少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胆囊结石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