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
发布于 2025/10/08 10:43
发布于 2025/10/08 10:43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起病速度、症状表现、病理变化及治疗方式上。急性胆囊炎起病急骤,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发热、恶心呕吐;慢性胆囊炎病程较长,症状反复且较轻,多为隐痛或消化不良。两者可能与胆囊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超声、血液检查等明确诊断。
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管梗阻合并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时疼痛剧烈且持续,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寒战高热和白细胞升高。查体可见墨菲征阳性,超声显示胆囊壁增厚或周围积液。治疗需禁食、静脉补液,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慢性胆囊炎多因长期胆囊结石刺激或急性炎症迁延所致,症状以餐后腹胀、嗳气为主,疼痛程度较轻但反复发作。超声可见胆囊壁毛糙或萎缩,治疗以低脂饮食为主,可遵医嘱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等药物,若合并结石或反复感染也可考虑手术。
急性胆囊炎病理改变以胆囊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严重者可发生坏死穿孔;慢性胆囊炎则表现为胆囊壁纤维化、黏膜萎缩,可能合并胆囊功能丧失。两者均可由胆囊结石诱发,但急性发作时结石多卡顿在胆囊颈部,慢性期结石常游离于胆囊内。诊断时需结合病史,急性期避免胆囊造影等刺激操作。
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和过度劳累,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就医。慢性患者可少量多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定期复查超声。无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等症状均需及时干预,避免脓毒症或胰腺炎等并发症。
上一篇 : 患有胰腺炎能不能吃山楂
下一篇 : 一岁小孩拉黑色大便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