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怎样的

发布于 2025/11/26 18:09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阑尾因细菌感染导致的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需及时就医处理。

1、病因机制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由阑尾管腔阻塞引发,粪石、淋巴滤泡增生或异物可导致管腔压力升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黏膜屏障受损。肠道内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等趁机侵入阑尾壁各层,引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化脓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胃肠功能紊乱或饮食不当等诱因。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6-8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并固定,呈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加剧。多数患者出现38℃左右发热,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查体可见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阳性,肠鸣音减弱。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

3、病理分型

根据炎症程度可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和坏疽性三类。化脓性阑尾炎可见阑尾肿胀明显,表面覆有脓苔,腹腔可有稀薄脓性渗出。镜下观察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下层及肌层,部分小血管血栓形成。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阑尾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

4、诊断方法

除典型症状和体征外,超声检查可见阑尾增粗超过6毫米、壁层结构模糊,周围脂肪回声增强。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阑尾肿胀、周围渗出及淋巴结肿大。需与肠系膜淋巴结炎、右侧输尿管结石、女性盆腔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5、治疗原则

确诊后应尽早行阑尾切除术,可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术前需静脉输注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3-5天,配合禁食、胃肠减压等支持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单纯性更高,需密切观察切口感染、肠粘连等情况。

患者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逐步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床旁活动预防肠粘连,但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体征,若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剧或切口渗液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等诱发因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消化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