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性结角膜炎有哪些症状

发布于 2011/06/02 14:22

泡性结角膜炎有哪些症状?泡性结角膜炎是以女性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发病群体的眼部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泡性结角膜炎可单独在结膜、角膜或角膜缘发病,也可同时发病。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泡性结角膜炎的症状。

泡性结角膜炎有哪些症状:

1、发生在球结膜者呈结节状,色灰红,直径1—4毫米,周围局限充血,易破溃,1周左右愈合,不留瘢痕。

2、在角膜或角膜缘者,表现为灰白色圆形结节,边界清楚,易形成溃疡,伴有新生血管侵入,愈后遗留瘢痕。

3、位于角膜缘的泡疹,有时形成浅溃疡,向角膜中心发展呈束带状混浊,结膜血管也呈束状进入其中,称为束状角膜炎。

4、病变发生在结膜,仅有异物感或灼热感;如在角膜缘及角膜,则有严重的畏光流泪、疼痛和眼睑痉挛症状。

泡性结角膜炎最常见于角膜缘部或其半透明组织,生有粟粒大的圆形灰白色或淡黄色小圆形泡状隆起,直径约为2~3mm。泡周围局限充血,用手挤压时无疼痛感,数日后结节上皮剥脱,顶端形成小溃疡,一般可自愈。初期泡性结角膜炎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眼部不适,当病变侵入角膜时,可以出现怕光、流泪眼痛等症状。其发生于结膜者不留瘢痕,生于半透明部者治愈后留瘢痕,生于角膜缘处的溃疡可向角膜中央逐渐发展成束状混浊,结膜血管也进入此束中,并向束端溃疡处行进,称之为束状角膜炎。而浅层巩膜炎一般多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结节性红斑等结缔组织疾患并发,多为双侧性,急性发病,发展缓慢,但易复发,病人自觉怕光、流泪、疼痛,但也有不明显者,一般视力可不受影响。眼局部在球结膜或角膜边缘部位可见充血的扁豆大小的隆起,呈紫红色的局限性结节,是巩膜表层血管扩张的表现。结节有触痛,此乃由于刺激睫状神经所致。结节发展迅速,每次炎症持续数周后,结节变平,色转白,最后炎症完全消退,留下表面轻度凹陷,色灰黑并有与球结膜粘连的痕迹。

泡性结角膜炎有哪些症状?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泡性结角膜炎的症状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泡性结角膜炎时能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角膜炎疾病后,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