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会猝死吗

发布于 2016/09/27 18:45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人的正常心跳节律被打破,变得过快、过慢或者不规则,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类。轻度心律失常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对人体不产生危害,但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则因发生突然,救治成功率低,是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每年猝死人群中,九成以上死因跟心律失常有关。因此,了解心律失常相关防治知识尤为重要。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确诊

不少人认为心律失常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但其实不然,如窦性心律失常,各年龄组均有发生,却是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窦性心律失常是由窦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不规则心律,或窦房结冲动传导障碍所致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是生理性的,不需治疗,但有某些疾病伴随时则需要治疗,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炎等。

相比中老年的心律失常,青少年、儿童的心律失常诊断更为复杂,不少家长仅凭一次听诊或心电图即断定孩子“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这样的诊断往往不科学也不准确。同样的心率,在同样的年龄,很难简单地评判它是正常还是异常。通常需要结合心电图图形是否正常,特别重要的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全天心率波动范围来综合评价。

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更有效

心律失常常见治疗方法分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治疗,主要是控制和缓解病情,但并不能真正有效解除病症。如果药物没有效果,这种情况下不妨考虑心脏射频消融术,一次性彻底治疗,与外科手术比,它不需要开胸,不需要全麻,操作简便。由于射频电流对心肌局部造成损伤非常局限,约3-4毫米直径范围及深度,故不会影响周围正常心肌组织。手术大多于1小时左右完成,患者一般两到三天即可出院。

3岁以下患儿建议先药物治疗

虽然射频消融是根除阵发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但对于3岁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建议还是尽量先采取药物治疗。因为小儿具有血管细、心脏小等特征,实施射频消融术难度高、风险大,需要慎重选择。而3岁以上则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对于早搏等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缩短病程,只是缓解症状,药物治疗要高度警惕其毒副作用;只有当心动过速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身体发育时才积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适合情况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心律失常日常防护更重要

心律失常除了要及时科学治疗外,做好日常防护也很重要。首先,患者应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其次,要适量运动,避免着凉,预防感冒;最后,应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应遵医嘱,定期复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剂量。

心律失常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