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办法有哪些 这样诊断病毒性肝炎能及时确诊

发布于 2022/10/04 18:02

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按病原分类,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至少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庚、TTV七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GB病毒C/庚型肝炎病毒和TTV病毒的致病性问题目前尚有争议。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

(1)急性肝炎

(1)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症状及肝功损害均较轻,必须对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化检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其诊断依据如下。

①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有否与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尤其是家族中有无肝炎患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半年内有无接受输血或血制品史,或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史或针刺史。有无水源,食物污染史等。

②症状: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日以上的、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腹胀、溏便和肝区痛等。

③体征:近期内肝脏肿大且有触痛,叩击痛。可伴脾脏轻度肿大。

④化验:主要为ALT活力增高。病原学检查阳性(详见病原学诊断)。

凡化验阳性,且其它3项中有2项阳性,或化验与症状或化验与体征明显阳性,且能排除其它疾病者,可诊断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凡单项ALT增高,或仅有症状、体征或仅有流行病学资料及其它3项中之一项均为疑似患者。疑似患者若病原学诊断阳性且除外其它疾病,可以确诊。

(2)急性黄疸型肝炎

根据急性发病具有急性肝炎的症状,体征化验异常,且血清胆红素在17μmol/L以上,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可作出诊断。

肝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