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诊断指标是什么?详解肝癌患者甲胎蛋白的表现

发布于 2022/11/24 11:14

甲胎蛋白(AFp),顾名思义,最早是在孕妇体内检测到的,由增生活跃的胎儿细胞分泌产生后来发现它与增生活跃的肝癌细胞存在一定联系,所以用来作为早期肝癌的筛查指标(尤其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

一、肝癌甲胎蛋白(AFp)的表现

1、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阳性率:在70-90%左右,如结合影像学如CT上明显的强化规则,合并乙肝肝硬化病史,则可临床诊断肝癌,准确率在98%左右。

2、肝硬化患者出现甲胎蛋白(AFp)升高:结合增强ct才有明确的诊断意义,否则怀孕、肝脏炎症(肝损坏在修复过程中,肝细胞也是增生活跃的,但是通常在400-800以下,少数可能超过1000)等都有可能升高的

二、肝癌甲胎蛋白(AFp)说明

1、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AFp)假性升高,是暂时性的。经过抗病毒治疗后,肝炎由活动期转入慢性期,甲胎蛋白(AFp)自然下降,如果这种高在不段的递增就必须引起警惕,比如b超、CT增强等。

2、肝癌手术前甲胎蛋白(AFp)增高的患者,术后甲胎蛋白(AFp)可以作为定期监测是否肿瘤复发的指标。有时候b超或ct尚未发现肝脏的复发,但是肺、骨,甚至脑、肾上腺等全身其他地方的转移病灶却会分泌甲胎蛋白(AFp)。建议肺部ct加肝脏增强ct,也可考虑pet检查(只有部分大型的三甲医院才有,如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每次约一万元,不进医保)

3、经常复查的意义,在于发现那些从沉睡中醒来的“坏蛋”,给予及时的处理。但是如果术前甲胎蛋白(AFp)本身就不高的肝癌患者来说(确实有10-30%的肝癌患者,术前甲胎蛋白(AFp)是不高的),就可能失去了一条监测复发情况的途径,建议借助于定期复发b超,乃至增强ct来监测复发。

甲胎蛋白(AFp)在肝癌的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不能仅凭甲胎蛋白(AFp)的升高就诊断肝癌。

甲胎蛋白(AFp)是人体在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系肝细胞内粗面内网核糖颗粒所合成,胎儿出生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下降,几个月至1年内降至正常,正常成人肝细胞失去合成AFp的能力,因此血清中含量极微(一般<;20μg/L),除肝细胞癌可显著升高外,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也可升高,但其绝对值不如肝细胞癌高。

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为肝细胞癌最重要的标志物,阳性率达60-70%,如果血清AFp持续大于400ng/ml,持续4周以上,转氨酶正常,应高度怀疑肝癌。但是仅凭甲胎蛋白(AFp)升高不能确诊肝癌,不能做出肝癌的诊断,因为甲胎蛋白(AFp)存在变异体,非肝癌的患者也会升高。

对于非癌性肝病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可以借助甲胎蛋白(AFp)变异体检测来鉴别,刀豆素A结合型甲胎蛋白(AFp)升高可见于肝细胞癌和肝硬化,刀豆素M非结合型甲胎蛋白(AFp)升高多见于胚胎癌和肝癌,扁豆凝集素非结合型甲胎蛋白(AFp)升高多见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AFp)升高多见于肝癌。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