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准确判断子宫腺肌病呢

发布于 2016/11/15 12:10

怎样准确判断子宫腺肌病呢?专家介绍,一般可以从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确诊,下面我们看看子宫腺肌病的症状和检查方法。

子宫腺肌病诊断表现:

①逐渐增加的痛经:肌腺症的痛经特点是进行性加重,到了一定阶段会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生活。早期患者可能吃点芬必得或者月月舒就行了,但是随着病情发展,一般的止痛药都不能止痛。我见过有的患者一来月经就要打止痛针才行。肌腺症的痛经一般在来月经前数天开始,在月经前一天或第一、二天最厉害,以后逐渐减轻。病变继续发展,可以整个月经期都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②月经量增多:因为子宫肌层发生病变,在月经期不能很好的收缩,而且子宫也会增大,所以月经量往往比正常时候多很多,严重时会造成贫血。

不孕:合并内异症:非特异性炎症影响输卵管的拾卵和运输功能,粘连严重可造成局部机械性梗阻;大量细胞因子产生影响精子活动,卵泡发育及卵细胞的分裂.;病变部位宫内膜的周期性反应,局部细胞因子增加和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影响子宫输卵管的运输功能;病变位于子宫角可引起输卵管间质部梗阻;合并子宫肌瘤

④性欲下降,性冷淡,性交痛:性交刺激局部病变引起疼痛;性交痛使病人从心理和生理上拒绝性交,表现出性欲下降,性冷淡.。

⑤子宫增大:一般不超过孕3个月大小;弥漫型子宫呈均匀性球形增大;子宫大小和质地随月经周期改变,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子宫增大,以后逐渐缩小;子宫增大超过孕3个月大小,表面不规则常合并有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诊断方法:

1、B超检查Buli等认为组织学变化与B超的声像图无关,B超诊断的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97%。有报道用阴道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结果73%与组织学诊断相符,其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4%,腹部B超与阴道B超的准确性相近。

B超的图像特点为:

(1)子宫呈均匀性增大,轮廓尚清晰。

(2)子宫内膜线可无改变,或稍弯曲。

(3)子宫切面回声不均匀,有时可见有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2、MRI常用T2重影像诊断子宫腺肌病,图像表现为在正常的子宫内膜强回声外,环绕一低强带信号,>5mm厚度的不均匀的回声带为子宫腺肌病的典型影像,月经前后对比检查,图像发生变化,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病灶内有出血时可见大小不等的强回声信号。MRI可以区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并可诊断两者同时并存,对决定处理方法有较大帮助,这也是MRI的主要价值。

3、子宫输卵管造影由于子宫腺肌病很少引起宫腔变形,故子宫输卵管造影的诊断意义不大。如病变涉及到子宫内膜的表面,可见充盈缺损。

4、肌层针刺活检在宫腔镜下用穿刺针取肌层活检对诊断腺肌病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低。大多数学者认为肌层针刺活检在诊断中无重要价值,除非为重度腺肌病,可以在阴道超声或MRI的指导下进行,而对盆腔痛病人无一个常规活检的地方。

子宫腺肌病诊断一定有依据,只有把握了子宫腺肌病诊断依据才能够帮助大家得出准确的治疗办法,最后建议大家一定要积极的咨询专家以得出准确的治疗办法。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