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腔隙性脑梗塞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4/14 21:25
发布于 2025/04/14 21:25
颅脑腔隙性脑梗塞可能由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进而引发腔隙性脑梗塞。治疗需控制血压,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氯沙坦钾片50mg每日一次、氢氯噻嗪片25mg每日一次。
2、糖尿病: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脑梗塞风险。治疗需控制血糖,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片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片1mg每日一次、阿卡波糖片50mg每日三次。
3、高脂血症: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塞风险。治疗需调节血脂,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一次、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日一次、非诺贝特胶囊200mg每日一次。
4、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或破裂可能导致腔隙性脑梗塞。治疗需抗血小板聚集,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氯吡格雷片75mg每日一次、替格瑞洛片90mg每日两次。
5、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脑梗塞风险。治疗需戒烟,可通过尼古丁贴片、戒烟药物如伐尼克兰片1mg每日两次、安非他酮片150mg每日两次辅助戒烟。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蓝莓等;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上一篇 :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是咋回事
下一篇 : 腔隙性脑梗塞会导致呕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