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怎么治疗和调理

发布于 2025/04/29 10:09

慢性胃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中医调理、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咖啡,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南瓜、山药。少食多餐减轻胃部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烧烤。胃酸过多者限制酸性食物如柑橘、番茄。

2、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阳性需采用四联疗法,包含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瑞巴派特可促进修复,胃酸过多可选用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

3、生活方式改善:

戒烟戒酒避免胃黏膜损伤,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应激反应。餐后适度散步促进消化,避免立即平卧。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减少腹部压力导致的胃酸反流。

4、中医调理:

脾胃虚弱型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肝胃不和型适用柴胡疏肝散。针灸选取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艾灸神阙穴改善循环。药膳推荐茯苓山药粥、黄芪炖鸡等健脾养胃配方。

5、定期复查:

每6-12个月进行胃镜复查监测黏膜变化,尤其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定期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血常规检查排除贫血并发症。症状加重时及时评估是否需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胃炎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每日保证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反酸。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促进黏膜修复。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缓解夜间反流。出现呕血、黑便、持续消瘦等预警症状需急诊处理。

慢性胃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