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铁性贫血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4/29 10:49
发布于 2025/04/29 10:49
新生儿缺铁性贫血可通过母乳强化喂养、配方奶强化补铁、口服铁剂治疗、静脉补铁、原发病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病通常由胎儿期铁储备不足、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母乳铁含量不足、肠道吸收障碍、慢性失血等原因引起。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建议母亲增加动物肝脏、红肉、深绿色蔬菜等高铁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母乳强化剂。哺乳期母亲每日需保证30mg铁摄入,同时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铁利用率。
人工喂养者选择含铁量12mg/L的强化配方奶粉,足月儿每日需摄入2mg/kg铁元素,早产儿需4-6mg/kg。喂养时避免与抑制铁吸收的谷物同食,可配合橙汁等富含维生素C的辅食提升吸收率。
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需药物干预,常用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葡萄糖酸亚铁等口服制剂。治疗期间需监测大便隐血,服药后可能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出现呕吐腹泻需调整给药方案。
重度贫血或口服不耐受患儿需静脉注射蔗糖铁或羧基麦芽糖铁,治疗前需排除感染。静脉补铁期间需密切监测过敏反应,每2周复查血红蛋白,目标值为每周上升10-20g/L。
继发于消化道畸形、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原发病时,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慢性失血患儿需排查肠道血管畸形,地中海贫血患儿需避免过量补铁,溶血性贫血需配合叶酸补充。
日常护理需保证充足睡眠与适度抚触刺激造血功能,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哺乳期母亲每周可食用2-3次鸭血或猪肝,早产儿出生后2周起预防性补铁。治疗期间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贫血纠正后仍需维持补铁2个月恢复储存铁。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重度贫血可能需输血治疗。
上一篇 : 一岁宝宝缺铁贫血是怎么引起的吗怎么治疗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