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严重轻微的区别
发布于 2025/04/29 20:14
发布于 2025/04/29 20:14
川崎病的严重程度可通过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发热持续时间、炎症指标水平、器官功能损伤及治疗反应性等维度区分,轻微病例多表现为自限性病程,严重病例可能并发冠状动脉瘤或心肌炎。
轻微川崎病冠状动脉多无异常或仅有一过性扩张,超声心动图显示内径<3mm。严重病例冠状动脉瘤发生率约15%-25%,左主干或右冠状动脉近端扩张>4mm时需长期抗凝治疗,可能遗留缺血性心脏病。
典型病例发热持续5天以上,轻微者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后24-48小时退热。严重病例发热可持续10-14天,对两剂免疫球蛋白无反应时需加用英夫利昔单抗或糖皮质激素。
轻微病例C反应蛋白多<100mg/L,血沉增快在30-60mm/h。严重者CRP可>150mg/L,血小板计数>450×10⁹/L,血清白蛋白<30g/L提示炎症风暴风险。
轻度患者仅出现结膜充血、草莓舌等黏膜症状。严重病例可合并肝功能异常ALT>80U/L、无菌性脑膜炎或心包积液,需监测NT-proBNP评估心肌损伤。
90%轻微病例单次免疫球蛋白2g/kg即可控制症状。耐药型患者需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冠状动脉瘤高风险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或氯吡格雷。
川崎病患者急性期应给予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鱼肉粥、蒸蛋羹,恢复期逐渐增加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体温正常后可从散步开始逐步增加活动量,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冠状动脉异常者需终身随访。护理重点观察手掌足底脱皮情况,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继发感染。
上一篇 : 川崎病输完丙球还发烧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