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类型包括

发布于 2025/05/21 07:5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类型主要包括脂质条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复合病变和管腔狭窄五种类型。

1、脂质条纹:

脂质条纹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理改变,表现为动脉内膜出现黄色脂质沉积。这种病变主要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内皮下沉积引起,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脂质条纹阶段血管功能尚未受到明显影响,属于可逆性病变。

2、纤维斑块:

纤维斑块是粥样硬化进展期的典型表现,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沉积形成纤维帽覆盖脂质核心。斑块体积增大可导致血管壁增厚,但管腔狭窄程度通常不超过50%。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心绞痛症状。

3、粥样斑块:

粥样斑块特征为中央坏死脂质核心扩大,周围环绕大量泡沫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斑块内可能出现钙盐沉积,血管中膜平滑肌萎缩。这种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显著影响心肌供血。

4、复合病变:

复合病变指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等继发改变。斑块纤维帽变薄、破裂后暴露脂质核心,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这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础,可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5、管腔狭窄:

管腔狭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终末阶段,表现为血管腔径显著缩小甚至完全闭塞。长期慢性缺血可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等改变。重度狭窄通常需要血运重建治疗,如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需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胸闷胸痛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心脏病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