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骨骨折恢复期错位症状
发布于 2025/06/05 14:03
发布于 2025/06/05 14:03
踝骨骨折恢复期错位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加剧、异常疼痛、关节畸形及活动受限,可能由固定不当、过早负重、骨痂形成不良、软组织粘连或二次外伤等因素引起。
石膏或支具松动、塑形不佳会导致骨折端微动。需及时复查X线,调整固定装置,严重错位需手法复位或手术内固定。康复期应避免自行拆除外固定,睡眠时抬高患肢减少肿胀。
未遵医嘱提前行走或承重,易使未完全愈合的骨折线移位。恢复期需严格遵循分期负重计划,初期使用拐杖分散压力,6-8周后经影像学确认骨痂形成再逐步增加负重。
营养不良或血供不足影响骨愈合质量。需保证每日1200mg钙质和800IU维生素D摄入,适量补充蛋白质。吸烟、饮酒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必须戒除。
长期制动导致肌腱韧带挛缩,牵拉骨折端移位。拆固定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踝泵训练、关节松动术,逐步恢复背屈跖屈活动度,每日3-5组,每组15-20次。
跌倒或碰撞等外力直接作用患处。恢复期建议穿防滑鞋,浴室铺设防滑垫,外出使用助行器。若出现突发剧痛伴关节变形,需立即制动并急诊处理。
康复期间每日进行冷热敷交替,肿胀期冰敷每次15分钟,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控制精制糖以防炎症反应。渐进式肌力训练可从弹力带抗阻开始,6周后尝试单腿站立平衡练习。定期复查DR片监测对位情况,完全负重前需确认骨折线模糊消失。睡眠时保持中立位,可用枕头支撑足跟避免内翻或外翻姿势。
上一篇 : 手腕骨折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 : 手指骨折的症状多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