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是
发布于 2025/06/08 11:14
发布于 2025/06/08 11:14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失调性出血,主要表现为非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紊乱或经量异常。病因主要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局部异常等因素有关。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是核心病因。精神压力、过度节食或肥胖等因素可能干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导致卵泡发育异常、排卵障碍。无排卵性出血常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子宫内膜仅受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法规律脱落。
排卵后黄体分泌孕酮不足或持续时间缩短,导致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全。这类出血多发生在月经周期后半段,可能伴随不孕或早期流产。基础体温监测显示高温相短于11天,孕酮水平检测可辅助诊断。
局部前列腺素合成异常或纤溶系统亢进可能导致经量过多。子宫内膜修复机制障碍时,血管收缩功能减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造成突破性出血或经期延长。
紧急避孕药、精神类药物或激素制剂使用不当可能干扰月经周期。部分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会出现经间期点滴出血,通常3-6个月后逐渐适应。
甲状腺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或重度肝病可能继发子宫异常出血。甲状腺激素直接影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合成,甲亢患者常见月经稀发,甲减易导致经量增多。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的出血模式,包括出血起止时间、经量变化和伴随症状。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经期可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出血期间保持外阴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裤。若出血持续超过10天或单次经量浸透每小时更换卫生巾,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
上一篇 : 什么叫功能性子宫出血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