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属于什么性炎症类型
发布于 2025/06/09 07:25
发布于 2025/06/09 07:25
肾小球肾炎属于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类型包括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其炎症性质可分为免疫复合物沉积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细胞免疫介导型等。
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是常见发病机制。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吸引中性粒细胞浸润,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损伤。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常见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直接攻击Ⅳ型胶原蛋白,引发线性免疫荧光沉积。这类炎症进展迅速,常伴随肺出血,构成Goodpasture综合征。病理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和新月体形成。
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导致肾小球节段性硬化。此类炎症无明显免疫沉积物,可见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下降。
补体替代途径异常激活可导致C3肾小球肾炎。肾组织活检显示C3显著沉积而免疫球蛋白阴性。这类患者常伴有遗传性补体调节蛋白缺陷或获得性C3肾炎因子。
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因素可直接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高血糖导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堆积,引发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释放,最终形成肾小球硬化。这类炎症无典型免疫沉积表现。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3-5克,优质蛋白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变化。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前需咨询肾内科医师。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慎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上一篇 : 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哪种细菌感染
下一篇 : 肾小球肾炎是什么性炎症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