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怎么引起的原因
发布于 2025/06/11 11:58
发布于 2025/06/11 11:58
肠胃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是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病原体,病毒通过污染食物或接触传播,侵入肠道上皮细胞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病程通常持续3-7天。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可通过未煮熟肉类或变质食物进入消化道,细菌毒素直接损伤肠黏膜并刺激分泌大量液体,表现为腹痛、发热及黏液脓血便。严重感染需抗生素治疗。
暴饮暴食、过量摄入辛辣或高脂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酒精和咖啡因刺激胃酸过度分泌,生冷食物可能引发肠蠕动紊乱,这些因素均可导致非感染性肠胃炎,通常通过调整饮食缓解。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化疗药物则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这类药物相关性肠胃炎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发慢性肠胃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肠道组织导致持续性炎症,常伴随体重下降、营养不良,需免疫调节剂控制病情。
预防肠胃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海鲜及未灭菌乳制品,处理食物前充分洗手;急性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症状缓解后逐步增加蒸蛋、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日常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若出现持续高热、便血或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
上一篇 : 肠胃炎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一篇 : 造成肠胃炎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