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不可以做什么运动
发布于 2025/06/12 07:47
发布于 2025/06/12 07:47
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高强度冲击性运动,主要包括跳跃类运动、快速扭转运动、高强度负重训练、对抗性球类运动及过度弯腰动作。
跳绳、篮球扣篮等双脚离地动作会产生垂直冲击力,可能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骨小梁结构脆弱,落地时下肢承受的冲击力可达体重的5-8倍,极易导致胫骨平台或跟骨骨折。建议改为踏步训练或坐姿抬腿等低冲击运动。
高尔夫挥杆、保龄球投掷等腰部急速旋转动作会增加脊柱剪切力。骨质疏松患者的椎体骨密度降低,旋转时容易发生椎体楔形变甚至爆裂性骨折。进行身体转向时应采取分段式缓慢转动,配合核心肌群稳定控制。
深蹲硬拉等大重量力量训练会加重骨骼负荷。当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超过20公斤的负重训练时,股骨颈和腰椎承受的压力可能超过骨强度阈值。推荐使用弹力带或自重训练,单次负荷不超过体重的30%。
足球、橄榄球等身体碰撞类运动存在外伤风险。骨质疏松患者跌倒时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是健康人群的3-5倍,碰撞可能导致桡骨远端或肱骨外科颈等部位粉碎性骨折。可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等隔网运动替代。
瑜伽前屈、仰卧起坐等脊柱屈曲动作会增加椎体前缘压力。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前部骨量丢失更明显,反复弯腰可能造成多节段椎体前缘塌陷。建议改为桥式运动或平板支撑等脊柱中立位训练。
骨质疏松患者运动时应优先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有氧运动,水中运动可减少90%的关节负荷。每日补充800-1200mg钙质与400-800IU维生素D,进行太极拳或八段锦等柔韧性训练时需保持脊柱直立。建议使用髋部保护器预防跌倒,运动强度以次日无持续性骨痛为度,定期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评估运动方案安全性。
上一篇 : 骨质疏松最佳锻炼身体方法
下一篇 : 骨质疏松适合做哪些运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