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结膜炎是什么病毒感染的
发布于 2025/06/15 07:20
发布于 2025/06/15 07:20
病毒性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引起。腺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占临床病例的65%-90%。
腺病毒是导致病毒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其中血清型8、19和37最常见。这类病毒感染性强,可通过接触传播,常伴随咽结膜热或流行性角结膜炎。典型症状包括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和大量水样分泌物,部分患者会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可引起疱疹性结膜炎,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特征表现为单侧眼睑疱疹、树枝状角膜溃疡和明显疼痛。该病毒具有潜伏感染特性,可在三叉神经节长期潜伏,遇免疫力下降时复发。
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A24变异株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起病急骤,12-24小时内出现结膜下出血、眼痛畏光,传染性极强。1969年首次在非洲暴发的全球大流行即由该病毒引起。
柯萨奇病毒A组某些血清型除引起出血性结膜炎外,还可导致发热、咽痛等全身症状。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毛巾等媒介传播,潜伏期约18-72小时,病程通常持续1-2周。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可出现病毒性结膜炎,多伴随白内障、耳聋等畸形。后天感染风疹病毒时,结膜炎常先于皮疹出现,表现为轻度充血和流泪,具有自限性。
病毒性结膜炎患者需严格隔离个人用品,使用独立毛巾和枕头套,避免揉眼。冷敷可缓解不适,人工泪液能冲刷病毒颗粒。饮食应增加维生素A、C摄入,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促进黏膜修复。恢复期避免游泳和公共浴池,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若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眼痛或光敏感加重,需及时眼科就诊排除角膜并发症。
上一篇 : 过敏性结膜炎怎么缓解痒痒的
下一篇 : 葡萄膜炎和结膜炎的红肿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