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一样么
发布于 2025/06/17 09:17
发布于 2025/06/17 09:17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两种不同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类型、症状分布及并发症风险。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表现为口腔疱疹和咽痛;手足口病则由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A16型导致,特征为手、足、口腔皮疹。两者在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治疗原则上有相似性,但手足口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如A2、A4、A5、A6、A10型感染引起,而手足口病常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型。EV71感染可能导致重症病例,引发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这是两种疾病在预后上的关键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病变集中于口腔后部咽峡部、软腭、悬雍垂,表现为灰白色疱疹伴剧烈咽痛;手足口病则具有特征性皮疹分布,除口腔黏膜外,手掌、足底及臀部可出现红色斑丘疹或水疱,部分患儿膝盖、肘部也会受累。
疱疹性咽峡炎往往突发高热39-40℃,持续2-4天,可能伴随惊厥;手足口病发热程度相对较轻,多为中低热37.5-38.5℃,但EV71感染可能表现为持续高热不退,这是病情加重的预警信号。
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少见,偶见脱水或继发细菌感染;手足口病尤其EV71型可能并发病毒性脑膜炎、脑干脑炎或神经源性肺水肿,表现为精神萎靡、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两者均通过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及接触传播。预防需加强手卫生、玩具消毒,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暂无特异性疫苗,流行期间应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
患病期间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溃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疹。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出现拒食、嗜睡、肢体无力等症状需急诊处理。恢复期仍具传染性,建议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
上一篇 : 不属于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是
下一篇 : 手足口病流口水一般是第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