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病人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18 13:02

脊柱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脊柱引起的慢性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脊柱畸形,严重者可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脊柱结核的发生与结核病接触史、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治疗需结合抗结核药物和手术干预。

1、感染途径:

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原发感染多发生在肺部,细菌经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至脊柱。脊柱血供丰富的椎体松质骨最易受累,腰椎和胸椎为常见发病部位。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生血行播散。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病变部位隐痛,夜间加重,休息不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脊柱活动受限、肌肉痉挛,严重者可见后凸畸形。约20%患者伴随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神经根受压时可出现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

3、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是主要手段,X线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破坏;CT能清晰显示骨质破坏范围;MRI对早期病变和椎旁脓肿敏感。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诊断,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或细菌培养。

4、药物治疗:

标准化疗方案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种药物联合使用,强化期2-3个月后进入巩固期。治疗全程需持续12-18个月,药物敏感试验可指导个体化用药。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视力变化。

5、手术指征:

当出现严重脊柱不稳、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大范围脓肿或窦道形成时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术、内固定术等。术后仍需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康复期需佩戴支具保护脊柱稳定性。

脊柱结核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疼痛缓解后在支具保护下逐步恢复活动。康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核心肌群训练,避免脊柱过度负重。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治疗效果,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出现视力模糊、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筛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 结核病舌苔发黑怎么办

下一篇 : 没有了~

传染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