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腹泻有哪些类型

发布于 2025/06/18 15:57

急性感染性腹泻主要分为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真菌性腹泻和旅行者腹泻五种类型。

1、病毒性腹泻:

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常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毒性腹泻通常表现为水样便、呕吐和低热,病程一般持续3-7天。治疗以补液和电解质平衡为主,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

2、细菌性腹泻:

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菌等。细菌性腹泻多伴随腹痛、发热和黏液血便,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同时配合口服补液盐。

3、寄生虫性腹泻:

主要由阿米巴原虫、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感染引起。寄生虫性腹泻病程较长,常表现为间歇性腹泻、腹胀和体重下降。治疗需使用甲硝唑、替硝唑等抗原虫药物,疗程通常需要7-10天。

4、真菌性腹泻:

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见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真菌性腹泻粪便中可见白色絮状物,伴有口腔黏膜白斑。治疗需停用广谱抗生素,使用制霉菌素或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5、旅行者腹泻:

多发生在旅行期间,主要由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旅行者腹泻起病急骤,表现为频繁水样便和腹部绞痛。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治疗可选用利福昔明等肠道不吸收抗生素。

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面条等,避免高脂高糖饮食。腹泻期间应充分休息,注意个人卫生,便后及时洗手。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严重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和针对性治疗。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腹泻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