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传播途径主要为
发布于 2025/06/18 15:56
发布于 2025/06/18 15:56
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水源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五种途径扩散。
病原体随患者粪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手、物品或环境间接进入口腔。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可通过被污染的厕所门把手、玩具等媒介传播。饭前便后未彻底洗手是主要风险因素,婴幼儿因手口接触频繁更易感染。
直接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导致感染,常见于家庭或医疗机构内。护理腹泻患者时未做好防护可能传播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病原体。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也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特别注意隔离措施。
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是重要传播方式,沙门氏菌常通过未煮熟的禽肉、鸡蛋传播,副溶血性弧菌多见于生鲜海产品。食物在加工、储存过程中被污染后,若未充分加热杀菌即可引发群体性食源性疾病暴发。
饮用水源被粪便污染后可能引起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大面积传播。洪涝灾害后井水、河水受污染风险显著增加,农村地区未消毒的浅层地下水尤其需警惕。集体单位使用污染水源可导致爆发性腹泻流行。
患者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可短距离传播诺如病毒等病原体。密闭空间如游轮、幼儿园易通过空气传播引发聚集性疫情,呕吐物未及时规范处理会扩大污染范围,需开窗通风并使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杀环境。
预防感染性腹泻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生食海鲜及未灭菌乳制品。家庭护理患者时应佩戴手套并及时消毒污染物,呕吐腹泻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就医。集体单位需严格食品加工规范,定期检测饮用水质,出现聚集病例立即报告疾控部门。婴幼儿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建立免疫屏障,旅行前往卫生条件较差地区建议携带口服补液盐备用。
上一篇 : 有时便秘有时腹泻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急性感染性腹泻有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