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脑积水

发布于 2025/06/27 13:58

小儿脑积水是指婴幼儿颅腔内脑脊液异常积聚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头围异常增大、前囟膨隆、呕吐、嗜睡等症状。小儿脑积水通常由脑脊液循环障碍、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吸收减少等因素引起,可分为先天性脑积水和后天性脑积水两类。

1、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脊液循环障碍是小儿脑积水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中脑导水管狭窄、第四脑室出口梗阻等因素有关。患儿常表现为头围增长过快、落日征阳性等症状。治疗需根据梗阻部位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第三脑室造瘘术等手术方式,术后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药物控制颅内压。

2、脑脊液分泌过多

脉络丛乳头状瘤等病变可能导致脑脊液分泌过多,这类患儿除典型脑积水症状外,还可能伴随癫痫发作。确诊需通过头颅磁共振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术后可配合使用乙酰唑胺片减少脑脊液分泌。

3、脑脊液吸收减少

蛛网膜颗粒发育异常或颅内感染后粘连可能导致脑脊液吸收减少。这类患儿多有颅内感染病史,脑脊液检查可见蛋白含量升高。治疗可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感染后脑积水需先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4、先天性发育异常

脊柱裂、丹迪-沃克综合征等先天畸形常合并脑积水,患儿多伴有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畸形类型,部分病例需在新生儿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需长期进行康复训练。

5、颅内出血后遗症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是后天性脑积水的常见原因,出血后形成的血块可能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这类患儿有明确的围产期缺氧或产伤史,急性期需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止血,后期根据病情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或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家长发现婴幼儿头围增长异常、喂养困难、精神反应差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头部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摇晃患儿,定期测量头围并记录发育里程碑。术后患儿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观察分流管功能,按计划进行运动功能和认知训练,预防分流管感染、堵塞等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