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心律失常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6/29 05:31
发布于 2025/06/29 05:31
老年性心律失常是指老年人因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的心跳节律或频率紊乱,可能与心脏退行性变、基础疾病或药物影响有关。常见类型包括房性早搏、房颤、窦性心动过缓等,需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随着年龄增长,心肌细胞逐渐纤维化,窦房结和传导系统功能减退,易引发窦性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这类生理性改变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避免使用加重心动过缓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若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需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可导致心肌缺血或结构重构,引发房颤、室性早搏等。例如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左心房扩大,增加房颤发生概率。治疗需控制原发病,房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胺碘酮片或普罗帕酮片抗心律失常,同时配合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
老年人肾脏排钾能力下降,合并利尿剂使用时易出现低钾血症,导致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伴乏力,需通过血电解质检测确诊。轻度紊乱可通过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严重者需静脉补钾并停用相关药物。
地高辛片、茶碱缓释片等药物过量可能引发室性早搏或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恶心、视物模糊伴心悸,需立即检测血药浓度。治疗包括停药、使用地高辛特异性抗体片段,必要时临时起搏。老年人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调整原则。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直接刺激心肌细胞,导致窦性心动过速或房颤;甲减则可能引起窦性心动过缓。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鉴别,甲亢患者可使用普萘洛尔片控制心率,甲减患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并逐步调整剂量。
老年性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每日监测脉搏并记录异常情况。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突发心悸伴胸痛、意识模糊时须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以增强心脏耐受性。
上一篇 : 什么是小儿急性中耳炎
下一篇 : 房间隔缺损10mm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