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发布于 2025/06/30 06:11

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甲状腺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发热、甲状腺肿大等症状。该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通过血常规、甲状腺超声、细针穿刺活检等方式确诊,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手术引流。

1.病因机制

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多因细菌经血行播散或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所致。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等。甲状腺本身血供丰富且含碘量高,天然抗菌能力强,但当存在先天性梨状窝瘘、甲状腺囊肿等结构异常时,易成为细菌定植的靶点。部分患儿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或颈部皮肤感染病史。

2.典型症状

患儿常突发颈部前侧剧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或下颌,伴随38℃以上高热。甲状腺区域出现明显红肿热痛,触诊可及质地坚硬的肿块,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可能出现声嘶、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婴幼儿可表现为拒食、哭闹不安,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等气道压迫表现。

3.诊断方法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异常增高。甲状腺超声显示甲状腺局限性低回声区伴血流信号增强,脓肿形成时可出现液性暗区。细针穿刺抽吸物培养可明确病原体。需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必要时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CT增强扫描。

4.药物治疗

确诊后需立即开始经验性静脉抗生素治疗,可选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待药敏结果调整用药。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症处理。脓肿形成者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并局部注射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和颈部肿块变化。

5.预防护理

家长应重视儿童口腔卫生和颈部皮肤清洁,及时治疗龋齿、扁桃体炎等感染灶。患儿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减少吞咽疼痛。康复后建议每3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观察有无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先天性梨状窝瘘患儿需择期行瘘管切除术预防反复感染。

儿童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属于急重症,家长发现患儿颈部肿痛伴发热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日常需增强儿童免疫力,保证营养均衡摄入,避免过度疲劳。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含锌、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组织修复,但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加重甲状腺负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内分泌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