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6/30 14:56
发布于 2025/06/30 14:56
小儿厌食症可能由遗传因素、喂养方式不当、微量元素缺乏、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
部分儿童可能存在遗传性味觉敏感或食欲调节基因异常,表现为对特定食物气味、质地产生排斥。家长需观察孩子对不同食物的接受度,避免强迫进食加重抵触情绪。若伴随发育迟缓或代谢异常,需就医排查遗传代谢性疾病。
过早添加辅食、进食环境嘈杂、追喂哄喂等行为可能干扰儿童自主进食意识。建议家长建立固定就餐时间,提供小份量多样化食物,允许孩子自主选择进食量。避免用餐时批评教育或使用电子设备分散注意力。
锌、铁等元素不足会影响味蕾敏感度和胃酸分泌。长期挑食可能导致缺锌性舌炎、异食癖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充剂,配合进食猪肝、牡蛎等富锌食物。
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餐后腹胀、嗳气、排便异常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醒脾养儿颗粒调节菌群,或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
入学适应、家庭矛盾等压力可能引发心因性厌食。表现为进食时哭闹、拒食但零食接受度尚可。家长需避免过度关注进食量,可通过游戏化餐具、亲子烹饪等方式重建进食兴趣,严重时需儿童心理科介入。
日常需保证饮食规律性,将三餐时间固定间隔3-4小时,餐间不提供零食。食物制作注重色彩搭配与造型趣味性,如将蔬菜切成星星形状。鼓励参与食物准备过程,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量促进食欲。若体重持续下降或伴随呕吐、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
上一篇 : 孩子发烧38℃怎么办
下一篇 : 小儿肺炎怎么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