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尿路感染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01 08:22
发布于 2025/07/01 08:22
真菌性尿路感染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增加水分摄入、使用抗真菌药物、调整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通常由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留置导尿管、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后需阳光下晾晒或高温消毒。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真菌污染尿道口。若存在外阴瘙痒或分泌物异常,可遵医嘱使用克霉唑乳膏局部涂抹制霉菌素软膏。
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通过增加尿量冲刷尿道真菌。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其含有的原花青素能抑制真菌黏附尿路上皮。避免摄入含糖饮料及酒精,高糖环境易促进白色念珠菌繁殖。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量。
轻症可口服氟康唑胶囊或伊曲康唑胶囊,严重感染需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脂质体。膀胱灌注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留置导尿管者需配合局部使用咪康唑栓剂。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妊娠期患者禁用伏立康唑片等具有致畸风险的药物。
控制血糖至正常范围,空腹血糖建议维持在4.4-7.0mmol/L。停用非必要广谱抗生素,必要时更换为窄谱抗生素。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憋尿及长时间骑自行车等压迫尿道的行为。
治疗结束后需连续3次尿培养阴性方可确认治愈,首次复查在停药1周后进行。糖尿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监测尿常规,复发患者需排查泌尿系统畸形。出现排尿灼痛、血尿等症状时需及时复查尿真菌涂片,必要时进行膀胱镜或影像学检查。
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日常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穿紧身裤及使用公共浴池。饮食上减少精制糖摄入,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乳制品维持菌群平衡。老年患者及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并保持皮肤干燥,导尿管留置期间每日进行会阴消毒。若出现发热、腰痛等肾盂肾炎表现,须立即就医进行血培养及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上一篇 : 慢性前列腺炎吃什么抗生素
下一篇 : 如何让龟头充血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