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底多间隙感染

发布于 2025/07/01 09:33

口底多间隙感染是指发生在口腔底部多个筋膜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由牙源性感染、外伤、局部炎症扩散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包括口底肿胀疼痛、吞咽困难、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1、病因机制

牙源性感染是最常见诱因,如下颌磨牙根尖周炎扩散至颌下间隙。外伤如鱼刺刺伤口底黏膜可能导致细菌侵入。邻近组织炎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也可蔓延至口底间隙。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发生严重感染。感染初期表现为蜂窝织炎,后期可形成脓肿。

2、典型症状

早期出现口底区持续性胀痛,舌体被推挤抬高导致言语含糊。随着炎症发展会出现张口受限、吞咽疼痛,颌下区皮肤发红发热。全身症状包括寒战高热等中毒表现。严重者舌根后坠可能阻塞气道,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3、诊断方法

通过触诊可发现口底坚硬如板状,有明显压痛。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脓肿形成。CT扫描能清晰显示各间隙感染范围。需与Ludwig咽峡炎、急性化脓性颌下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4、治疗措施

早期需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形成脓肿后需行口底间隙切开引流术。出现呼吸困难需紧急气管切开。可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口腔清洁。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5、并发症预防

最危险并发症是窒息,需密切监测呼吸状况。感染可能向纵隔蔓延导致纵隔炎。脓毒血症也是严重风险。治疗期间应保持半卧位,进流质饮食。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对预防复发很重要。痊愈后需彻底处理病灶牙等感染源。

出现口底肿胀伴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保持口腔卫生,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4-6次。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血象。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痊愈后3个月内避免过硬过热食物,定期口腔检查排除潜在感染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口腔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