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牙缝越来越大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03 05:28
发布于 2025/07/03 05:28
下牙缝越来越大可能由牙周炎、牙龈萎缩、牙齿移位、牙齿磨耗、不良修复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牙周治疗、正畸矫正、修复治疗、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改善。
牙周炎是导致下牙缝增大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牙菌斑堆积、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等症状。牙周炎会破坏牙槽骨和牙龈组织,导致牙齿支撑力下降,牙齿移位或出现缝隙。治疗需进行专业牙周洁治,如龈下刮治术,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颊片等药物控制感染。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并定期复查。
牙龈萎缩可能与刷牙力度过大、牙周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根暴露、冷热敏感等症状。牙龈组织退缩会导致牙缝视觉上变宽,同时使牙齿间隙更容易嵌塞食物。轻度萎缩可通过更换软毛牙刷、使用牙线替代牙签等方式减缓进展,中重度萎缩需进行牙龈移植手术。可配合使用含氟牙膏或氯化锶脱敏牙膏缓解敏感症状。
牙齿移位可能与智齿挤压、缺牙未修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咬合紊乱、邻牙倾斜等症状。下颌牙齿缺失后,邻牙会向缺隙侧倾斜移动,导致牙缝逐渐增大。需通过正畸治疗重新排列牙齿,或采用种植牙、固定桥修复缺失牙。对于阻生智齿引起的移位,建议尽早拔除阻生齿防止进一步移位。
牙齿磨耗可能与夜磨牙症、酸性饮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冠变短、切缘透明等症状。长期磨耗会导致牙齿邻接关系改变,牙缝逐渐增宽。需定制咬合垫缓解夜磨牙,对严重磨耗牙齿可采用全冠修复恢复形态。避免频繁饮用碳酸饮料,进食酸性食物后及时漱口。
不良修复体可能与修复体边缘不密合、设计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物嵌塞、牙龈压迫等症状。不合适的牙冠或固定桥体会改变牙齿受力方式,导致邻牙移位出现缝隙。需拆除不良修复体,重新制作符合生理形态的修复体。活动义齿佩戴者需定期调整卡环松紧度。
建议保持每日两次巴氏法刷牙,配合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牙结石及时洁治。避免用牙签剔牙,改用牙间隙刷清洁宽大牙缝。控制甜食摄入频率,餐后及时漱口。出现牙齿敏感、牙龈出血等症状时尽早就诊,早期干预可有效阻止牙缝继续增大。正畸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
上一篇 : 腺样体残留怎么回事,怎么办
下一篇 : 拔完智齿可以吃蒲地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