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牙龈出血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26 12:10
发布于 2025/07/26 12:10
刷牙牙龈出血可通过改善刷牙方式、使用软毛牙刷、补充维生素C、治疗牙周疾病、定期洗牙等方式缓解。牙龈出血通常由刷牙力度过大、牙菌斑堆积、维生素缺乏、牙龈炎、牙结石等原因引起。
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轻柔打圈,避免横向用力刷洗。过度摩擦会损伤牙龈毛细血管,导致机械性出血。建议每天早晚各刷一次,每次不少于两分钟。若出血持续,可改用指套牙刷辅助清洁。
硬毛牙刷易刺激牙龈组织,建议选择刷毛直径不超过0.18毫米的软毛牙刷。刷头长度应覆盖2-3颗牙齿,避免使用已开叉变形的旧牙刷。配合含氟牙膏可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但需注意牙膏用量不超过豌豆大小。
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适量食用猕猴桃、鲜枣、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成人每日建议摄入100毫克,但需避免空腹大量摄入酸性水果。对于严重缺乏者,可短期服用维生素C片,但需遵医嘱控制剂量。
牙龈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或局部涂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中重度牙周炎需进行龈下刮治,必要时配合使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控制感染。伴有明显红肿时,可用生理盐水含漱减轻炎症反应。
每年进行1-2次超声波洁治,清除龈上牙结石和色素沉积。对于龈下结石较多者,需采用根面平整术处理。洗牙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吸烟者应间隔3个月进行牙周维护。
日常建议使用牙线清理邻面菌斑,饭后用温水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更易出现牙龈出血,需加强口腔护理。若出血伴随牙齿松动或脓液渗出,应及时进行牙周探诊检查。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加重牙周组织破坏。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出血难止时,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