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症是什么病

发布于 2025/07/15 11:30

双向情感障碍症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交替出现。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脑内化学物质失衡、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长期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

1、遗传因素

双向情感障碍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研究发现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功能,导致情绪调节异常。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早期发现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配合心境稳定剂如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干预。

2、神经生化异常

患者脑内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紊乱,杏仁核等情绪相关脑区功能失调。这种生理改变可能导致情绪切换失控,表现为突如其来的亢奋或低落。临床常用喹硫平片等药物调节神经传导,配合经颅磁刺激物理治疗改善症状。

3、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高压环境、重大生活事件可能诱发易感个体发病。童年创伤经历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心理治疗需建立稳定治疗联盟,采用正念训练帮助患者识别情绪预警信号,家庭治疗可改善社会支持系统。

4、躁狂发作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异常愉悦或易怒、睡眠需求减少、语速加快、思维奔逸等,可能伴随冲动消费或冒险行为。急性期需使用奥氮平口崩片控制症状,发作期间建议限制患者大额财务决定,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生物节律。

5、抑郁发作表现

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可能伴有自杀意念。与单相抑郁不同,患者抑郁期可能突然转为躁狂状态。治疗需谨慎使用拉莫三嗪片等抗抑郁药物,配合光照疗法调节昼夜节律,严重时需考虑改良电抽搐治疗。

双向情感障碍症患者需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并避免酒精摄入。家属应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协助监测情绪变化和用药情况。建议维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注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病情稳定期可参与支持团体改善社会功能。出现症状加重或自杀倾向时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心理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