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发布于 2025/07/12 13:22
发布于 2025/07/12 13:2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被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属于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可能由胰岛素抵抗增加、遗传因素、孕期激素变化、超重或肥胖、高龄妊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控制、适度运动、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干预。建议孕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管理。
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妊娠中晚期,可能伴随多饮多尿、体重增长过快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同时需严格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值。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病风险较高。这类孕妇可能在孕早期就出现糖耐量异常,部分会伴随皮肤瘙痒、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除常规血糖监测外,可考虑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基础血糖控制,并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上升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妊娠24-28周易出现糖代谢异常。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视力模糊、乏力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配合饮食管理,建议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
孕前体重指数超过25的孕妇更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常伴随黑棘皮症、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除使用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外,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进行低升糖指数饮食,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35岁以上孕妇由于胰腺功能减退,更易出现糖耐量受损。这类情况可能合并妊娠高血压,需使用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血压管理。建议每周进行3次以上血糖谱监测,产后6-12周需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饮食记录,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250克,优先选择全谷物和杂豆类。适量进食低糖水果如草莓、樱桃等,避免果汁和精制糖摄入。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产后需持续关注血糖变化,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哺乳期母亲要注意预防低血糖发生。保持合理体重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远期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
上一篇 : 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吃草莓吗
下一篇 : 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