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21 08:43
发布于 2025/07/21 08:43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是通过血管内操作封堵动脉瘤腔的微创手术方式,主要用于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该技术通常由神经介入科医生实施,治疗手段包括弹簧圈栓塞术、支架辅助栓塞术、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等。颅内动脉瘤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遗传因素、外伤或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可通过血管造影评估、介入治疗、开颅手术等方式干预。
将铂金微弹簧圈经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内,通过机械填塞促进血栓形成。适用于窄颈动脉瘤,需配合术中血管造影监测。术后可能出现载瘤动脉痉挛或弹簧圈移位,需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预防血管痉挛,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该技术创伤小但存在复发风险,需定期随访。
在载瘤动脉内置入颅内支架后填入弹簧圈,适用于宽颈动脉瘤。支架可防止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但需长期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支架内血栓。术后可能出现支架内狭窄,需监测凝血功能。该技术操作复杂但成功率较高,需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
密网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口改变血流方向,促进瘤内血栓形成。适用于巨大或梭形动脉瘤,术后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可能出现支架内内皮增生,需定期复查CT血管成像。该技术远期效果较好但费用较高,需配合替格瑞洛片维持治疗。
临时充盈球囊封闭瘤颈后填入弹簧圈,适用于复杂形态动脉瘤。术中可能发生球囊破裂或血管损伤,需备有硝酸甘油注射液应对血管痉挛。术后需卧床24小时防止穿刺点出血,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注射Onyx胶等液态栓塞剂填充瘤腔,适用于小型动脉瘤。需严格控制注射压力防止栓塞剂返流,术后可能出现发热反应。该技术操作时间短但存在异位栓塞风险,需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
介入治疗后需保持血压稳定在120-140/80-90mmHg范围,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饮食选择低盐低脂食物如燕麦、西蓝花,补充优质蛋白如清蒸鱼肉。术后3个月内禁止游泳、瑜伽等颈部过度活动运动,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若出现新发头痛、视物模糊需立即返院检查,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少颅内静脉压力。建议家属学会测量血压并记录每日波动情况,外出时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
上一篇 : 子宫平滑肌瘤怎么办
下一篇 : 肛乳头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