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肠梗阻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23 11:18

剖腹产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剖腹产肠梗阻通常由术后肠粘连、腹腔感染、肠蠕动减弱、饮食不当、麻醉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剖腹产术后出现肠梗阻时需要立即禁食,并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胃肠减压能缓解腹胀腹痛症状,降低肠腔内压力,避免肠管过度扩张导致缺血坏死。减压期间需定期检查胃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

2、静脉补液

肠梗阻患者需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水电解质,纠正脱水及酸碱失衡。常用补液包括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必要时需补充钾离子。补液治疗需根据患者尿量、血压、心率等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和总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肠痉挛,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保护胃肠黏膜。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

4、中医调理

中医可采用针灸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促进肠蠕动,配合中药大承气汤灌肠通便。治疗期间需观察患者排便排气情况,记录腹胀缓解程度。中医调理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

对于完全性肠梗阻或出现肠坏死征象者,需行剖腹探查术解除梗阻,必要时行肠切除吻合术。手术方式根据梗阻部位和程度决定,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剖腹产术后需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避免进食产气食物。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换药。如出现持续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术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了解恢复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产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