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间隔缺损怎么介入治疗
发布于 2025/08/05 07:43
发布于 2025/08/05 07:43
小儿室间隔缺损可通过介入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主要有经导管封堵术、球囊扩张术等方式,适用于缺损直径适中且解剖位置合适的患儿。
经导管封堵术是当前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医生通过股静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将封堵器送至心脏缺损部位完成封堵。该技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多数患儿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前需完善心脏超声检查明确缺损大小和位置,术中需在X线透视和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术后需短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封堵效果。
球囊扩张术主要用于合并肺动脉狭窄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通过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肺动脉,改善血流动力学。该技术常与封堵术联合使用,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术中可能使用肝素钠注射液维持抗凝状态,术后需监测活化凝血时间。对于缺损较大或位置特殊的患儿,可能需分期进行介入治疗。
术后护理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1-2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等并发症。多数患儿介入治疗后生长发育可逐步追赶正常水平,远期预后良好。若术后出现发热、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上一篇 : 宝宝眼皮肿怎么回事
下一篇 : 三岁小孩可以吃山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