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怎么做功能性活动训练
发布于 2025/08/09 11:05
发布于 2025/08/09 11:05
骨性关节炎患者可通过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训练、平衡协调训练、有氧运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方式进行功能性活动训练。骨性关节炎通常与关节退行性改变、长期劳损、肥胖、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有关。
通过被动或主动的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维持关节灵活性。可采用仰卧位踝泵运动、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每日重复进行10-15次。训练时避免快速爆发性运动,动作幅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水中浮力辅助训练可减少关节负荷,适合中重度疼痛患者。
重点加强股四头肌、臀肌等关节周围肌群。使用弹力带进行直腿抬高、坐位抬腿等抗阻训练,每周3-5次,每组8-12次。等长收缩训练如靠墙静蹲可减少关节压力,保持30-60秒为宜。肌肉力量增强有助于分担关节负荷,延缓软骨磨损进展。
单腿站立、踮脚行走等练习可改善本体感觉,降低跌倒风险。从扶靠椅背逐步过渡到无辅助训练,每次维持10-30秒。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结合重心转移动作,能同步提升关节稳定性和动作协调性。
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水下跑步机训练可提供阻力同时减轻负重。陆地运动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模式,如快走1分钟与慢走2分钟交替,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
模拟上下楼梯、坐立转换等功能性动作,使用增高坐垫、长柄工具等辅助器具。训练中保持正确姿势,如上下楼时健侧先上、患侧先下。通过任务分解逐步增加活动难度,避免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
训练需遵循个体化原则,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急性发作期应减少训练强度,以关节无负重活动为主。配合冷热敷交替、穿戴护膝等支具可缓解训练后不适。日常注意控制体重,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爬山、深蹲等加重关节负荷的活动。定期复查评估关节功能状态,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
上一篇 : 肩膀肌肉疼痛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 骨折手术后多久骨头开始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