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25/08/11 12:11
发布于 2025/08/11 12:11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需立即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降眼压药物、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通常由房角关闭、眼压急剧升高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剧烈眼痛、头痛、视力骤降等症状。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需快速降低眼压,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注射液、布林佐胺滴眼液、醋甲唑胺片等。甘露醇注射液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减少玻璃体容积,布林佐胺滴眼液可抑制房水生成,醋甲唑胺片能减少碳酸酐酶活性。使用这些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是急性发作缓解后的重要干预手段,通过激光在虹膜周边造孔,促进房水流通。该操作可预防再次发作,但对已形成的房角粘连效果有限。激光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眼压及房角状态,部分患者可能需联合药物治疗。
对于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效者,需考虑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小梁切除术通过建立新的房水外流通道降低眼压,引流阀植入术适用于复杂病例。术后可能出现浅前房、滤过泡渗漏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急性发作期需联合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头痛,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片控制呕吐。同时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强光刺激。患者应避免揉眼、俯卧等可能升高眼压的动作,情绪激动可能加重症状,需保持镇静。
急性发作控制后需定期监测眼压、视野和视神经状态。对侧眼应预防性进行激光虹膜周切术。患者需避免使用散瞳药物、抗组胺药等可能诱发发作的药物。建议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青光眼病史及禁忌药物。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属于眼科急症,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视力损害。发作缓解后应坚持随访,每3-6个月检查眼压和视功能。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暗环境用眼,饮水宜少量多次,控制咖啡因摄入。出现眼胀、虹视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
上一篇 : 疱疹性角膜炎会角膜穿孔吗
下一篇 : 闭角型青光眼必须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