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掉牙齿是什么原因

发布于 2025/08/12 13:34

60岁掉牙齿可能与牙周炎、龋齿、骨质疏松、牙齿磨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牙齿脱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

1、牙周炎

牙周炎是导致中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炎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最终使牙齿失去支撑而松动脱落。牙周炎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堆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配合龈下刮治等专业治疗。

2、龋齿

龋齿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导致牙体组织严重破坏,最终需要拔除患牙。龋齿通常与口腔清洁不到位、高糖饮食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牙齿疼痛、敏感、龋洞等症状。对于严重龋齿,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拔牙后修复。日常应加强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3、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会影响颌骨密度,导致牙槽骨吸收加快,牙齿稳固性下降。骨质疏松可能与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钙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如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同时加强营养和适度运动。

4、牙齿磨损

长期咀嚼硬物、磨牙等因素可能导致牙齿过度磨损,牙冠变短,牙根暴露,增加牙齿松动脱落的风险。牙齿磨损通常表现为牙齿敏感、咀嚼无力等症状。可佩戴咬合垫保护牙齿,避免进食过硬食物,必要时进行牙齿修复治疗。

5、糖尿病

糖尿病会影响口腔微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牙周感染风险,加速牙齿脱落。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同时加强口腔护理和定期牙科检查。

60岁人群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过硬、过黏食物。戒烟限酒,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出现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牙齿脱落。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有助于延缓牙齿脱落,提高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口腔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