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内障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8/17 16:03

白内障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白内障通常由年龄增长、遗传因素、眼部外伤、糖尿病、长期紫外线照射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早期白内障可遵医嘱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这些药物通过抑制晶状体蛋白氧化、调节代谢等机制发挥作用,但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用药期间需监测眼压变化,避免揉搓眼睛。

2、手术治疗

当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时,需考虑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手术将混浊晶状体置换为人工晶体,术后1-3天视力可明显改善。术前需完善角膜内皮检查、眼部B超等评估。

3、调整饮食

增加深色蔬菜、蓝莓、胡萝卜等富含叶黄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叶黄素可过滤有害蓝光,维生素C能减少晶状体氧化损伤。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加速白内障发展。

4、改善生活习惯

户外活动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长时间强光刺激。戒烟可减少自由基对晶状体的损害,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有助于眼部代谢。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用眼30分钟后应远眺放松。

5、定期复查

初期每6-12个月进行视力、裂隙灯检查,进展期缩短至3-6个月。监测晶状体混浊程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术后患者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内禁止游泳。

白内障患者应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碰撞类运动。室内光线需明亮均匀,阅读时配备辅助照明。若出现突发眼痛、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建议家属协助记录用药时间,定期陪同复查,外出时做好防跌倒保护措施。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弯腰动作,防止人工晶体移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眼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