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左心衰竭应怎样治疗

发布于 2025/08/17 16:09

小儿急性左心衰竭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液体管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小儿急性左心衰竭通常由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严重心律失常、容量负荷过重、感染等因素引起,需紧急干预以避免多器官功能损害。

1、氧疗

急性左心衰竭患儿需立即给予高流量氧疗,严重者可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疗能快速改善组织缺氧,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心脏负荷。治疗期间需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SpO2在95%以上。对于合并肺水肿的患儿,可配合使用酒精湿化吸氧以减少肺泡泡沫形成。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前负荷,硝酸甘油注射液扩张静脉降低心脏后负荷,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增强心肌收缩力。存在肺水肿时可静脉注射西地兰注射液强心,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所有药物均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由医护人员静脉给药。

3、机械通气

对于出现严重呼吸窘迫或意识障碍的患儿,需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采用小潮气量通气策略,设置呼气末正压5-8cmH2O以减少肺泡萎陷。通气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以避免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撤机前应逐步降低支持力度,评估自主呼吸能力。

4、液体管理

严格记录出入量,控制输液速度在2-4ml/kg/h。使用微量泵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避免液体输注过快加重心脏负担。每日体重变化不超过3%,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cmH2O。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使用腹膜透析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清除多余体液。

5、手术治疗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急性心衰,待病情稳定后需行手术矫治,如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等。严重心肌炎患儿可考虑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所有手术均需由心血管外科团队评估指征,术前需优化心功能状态,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密切监测。

小儿急性左心衰竭患儿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低盐低脂,少量多餐。家长需学会识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早期心衰表现,家中备齐急救药物。按医嘱服用呋塞米片、地高辛口服溶液等维持治疗,不可擅自调整剂量。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预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需咨询专科医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心血管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