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8/21 09:10
发布于 2025/08/21 09:10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由细菌经血液传播引起的骨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好发于儿童长骨干骺端。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如皮肤疖肿、扁桃体炎或中耳炎等。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长骨干骺端毛细血管网,此处血流缓慢且血管结构特殊,细菌容易滞留繁殖。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患肢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烦躁拒食。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增快,X线早期可能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发病10-14天后才出现骨质破坏征象。
该病需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软组织蜂窝织炎等疾病鉴别。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等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待血培养结果调整用药。严重者需手术切开引流,清除死骨和脓液。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慢性骨髓炎、病理性骨折或生长板损伤等并发症。
预防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需及时处理身体各部位感染灶,儿童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感染。发病后应严格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抬高,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促进组织修复。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及局部症状变化,按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影像学评估疗效。
上一篇 : 怎样治疗驼背最有效
下一篇 : 95天宝宝身高体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