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血尿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8/22 05:31
发布于 2025/08/22 05:31
慢性肾炎血尿可能由肾小球基底膜损伤、IgA肾病、高血压肾病、遗传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控制血压、定期复查、避免肾毒性药物等方式干预。
肾小球滤过膜结构异常会导致红细胞漏出形成血尿,常伴随蛋白尿和水肿。可能与感染或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需通过肾穿刺活检确诊。治疗可选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药物保护肾功能,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免疫球蛋白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加重。确诊需依赖肾活检,治疗可使用雷公藤多苷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阿魏酸哌嗪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并监测肾功能变化。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引发镜下血尿伴夜尿增多。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呋塞米片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可表现为持续性血尿伴听力下降或眼部异常,多有家族史。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治疗以控制并发症为主,如使用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辅以维生素D软胶囊防治肾性骨病。
自身抗体攻击肾脏时会出现血尿伴关节痛、皮疹,需检测抗核抗体和补体水平。治疗需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注射液、羟氯喹片等免疫抑制剂,同时避免阳光暴晒诱发疾病活动。
慢性肾炎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左右,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避免高钾高磷食物。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出现血尿加重或尿量减少时需及时肾内科就诊,禁止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肾毒性中药。
上一篇 : 乙肝病毒定量非常的高需要怎么治疗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