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变化

发布于 2025/08/30 13:21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涉及冠状动脉血流受限、心肌氧供需失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及心肌细胞代谢异常。

1、冠状动脉血流受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心绞痛最常见的病理基础。斑块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通过受阻,尤其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无法相应增加血流量。斑块破裂或表面糜烂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管腔狭窄。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导致血管短暂性收缩,引发变异型心绞痛。

2、心肌氧供需失衡

心肌氧供减少与需求增加共同导致氧供需失衡。冠状动脉狭窄时,心肌灌注压下降,氧供减少。同时,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或心肌收缩力增强等因素会增加心肌氧耗。这种失衡导致心肌细胞从有氧代谢转为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刺激心脏神经末梢引发疼痛。

3、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在心绞痛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正常内皮可分泌一氧化氮等血管舒张物质,而动脉粥样硬化时内皮功能受损,血管舒张能力下降。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分泌增多,导致血管张力调节异常。内皮通透性增加促进脂质沉积,炎症细胞浸润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4、炎症反应参与

动脉粥样硬化本质是慢性炎症过程。单核细胞迁入血管内膜分化为巨噬细胞,吞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泡沫细胞。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进斑块进展。炎症反应还影响斑块稳定性,增加破裂风险。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水平与心绞痛严重程度相关。

5、心肌代谢异常

心肌缺血时能量代谢发生显著改变。三磷酸腺苷合成不足导致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无氧代谢产生大量氢离子,细胞内酸中毒影响钙离子转运。游离脂肪酸代谢受阻,毒性中间产物堆积。这些代谢紊乱可诱发心律失常,长期缺血还可能导致心肌顿抑或冬眠。

心绞痛患者应注意低脂低盐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病变程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心血管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