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需要的器械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9/03 06:11
发布于 2025/09/03 06:11
心肺复苏需要的器械主要有自动体外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氧气装置、气管插管设备、心电监护仪等。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及时使用相关器械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心肺复苏中用于识别并纠正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的设备。该器械能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在需要时释放电击以恢复心脏正常节律。使用前需确保患者胸部皮肤干燥清洁,按照设备语音提示操作。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公共场所配置有助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简易呼吸器由面罩、气囊和氧气连接管组成,用于人工通气。操作时需将面罩紧密覆盖患者口鼻,规律挤压气囊提供正压通气。简易呼吸器可避免施救者与患者直接接触,减少感染风险。使用时需注意通气频率和潮气量,避免过度通气导致并发症。
氧气装置包括氧气瓶、减压阀、流量表和鼻导管或面罩。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高流量氧气可提高组织氧合,减轻缺氧对重要器官的损害。调节氧流量时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需警惕氧中毒。氧气装置需定期检查压力表和安全阀功能。
气管插管设备包含喉镜、气管导管、导丝、注射器和固定装置等。专业医护人员可使用该设备建立高级气道,确保通气效果。插管前需评估患者气道情况,选择合适型号导管。操作需快速准确,避免损伤声门和气管黏膜。插管后需确认导管位置并妥善固定。
心电监护仪能持续监测患者心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心肺复苏过程中通过心电监护可实时评估抢救效果,指导用药和除颤时机。使用前需正确放置电极片,避免干扰信号。抢救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可除颤心律。
心肺复苏器械需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处于备用状态。医疗机构应配备齐全的抢救设备,并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公众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有助于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心肺复苏过程中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器械使用不当造成二次伤害。抢救后需对使用过的器械进行彻底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