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9/20 08:09
发布于 2025/09/20 08:09
流产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生殖系统感染、子宫结构异常、环境因素等。流产通常指妊娠不足28周且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时妊娠终止,可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约占50%。父母染色体平衡易位、嵌合体等异常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高龄孕妇卵子质量下降也会增加染色体异常概率。对于反复流产者,建议夫妻双方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必要时可考虑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
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会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孕酮水平不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糖尿病控制不佳也会增加流产风险。这类患者需在孕前进行内分泌评估,孕期密切监测激素水平。
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生殖道感染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影响胚胎发育。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TORCH感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细菌性阴道病可能诱发胎膜早破。孕前应进行感染筛查,发现感染需及时治疗。
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可能限制胚胎生长空间。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病变可能影响胚胎着床。宫颈机能不全可能导致晚期流产。这类患者需在孕前评估子宫状况,必要时进行宫腔镜手术矫正。
接触放射线、重金属、有机溶剂等有毒物质可能损害胚胎。吸烟、酗酒、过量咖啡因摄入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流产风险。精神应激、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影响妊娠结局。孕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有流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应加强产前检查,孕早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维生素E等营养素。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先兆流产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影响妊娠,可通过心理咨询缓解焦虑情绪。建议所有计划妊娠的女性进行孕前优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因素。
上一篇 : 堕胎2次还容易怀孕吗
下一篇 : 流产后胚胎染色体检查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