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癣在中医理论中多因风热湿毒、血虚风燥或脾胃湿热所致,与体质、环境、饮食等因素相关。
1、风热湿毒:
外感风热湿邪侵袭头皮,郁久化毒,表现为红斑、鳞屑伴瘙痒。治疗以疏风清热为主,可选用消风散加减,外涂黄连膏或青黛散。针灸取穴风池、曲池、合谷,配合局部梅花针叩刺。
2、血虚风燥:
久病耗血或情志不畅导致阴血亏虚,头皮失养生风化燥,常见干屑脱落、皮肤皲裂。内服当归饮子养血润燥,外敷润肌膏。艾灸血海、足三里以健脾生血,药膳推荐黑芝麻核桃粥。
3、脾胃湿热:
过食辛辣肥甘损伤脾胃,湿热上蒸头皮,多见油腻性痂皮、渗出。方用除湿胃苓汤,外洗苦参汤苦参30g、黄柏15g。推拿中脘、丰隆穴,饮食宜薏米赤小豆粥。
4、情志失调:
长期焦虑抑郁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诱发癣症。逍遥散疏肝解郁,配合耳穴压豆肝、神门穴。每日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饮用玫瑰花陈皮茶。
5、体质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者卫外不固,易受邪侵。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艾灸大椎、肺俞提升正气。避免熬夜耗伤阳气,坚持五禽戏鸟戏增强肺卫功能。
日常需保持头皮清洁但避免过度洗烫,忌食海鲜发物及辛辣烧烤。可常食健脾祛湿的茯苓山药羹,配合每日梳头百下促进经络流通。急性期禁用生姜大蒜等刺激性偏方,症状持续或化脓时需及时就医。体质调理需持续3-6个月,治疗期间避免染发、暴晒等物理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