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拔牙需注意术前评估、术中操作规范及术后护理,主要涉及口腔检查、麻醉方式选择、创口处理和饮食调整等方面。
1、术前评估
拔牙前需由专业医生评估患牙情况,拍摄口腔X光片明确牙根形态及邻近结构。若存在乳牙滞留、多生牙或严重龋坏无法保留等情况,可考虑拔除。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全身性疾病的儿童,需提前告知医生并完善相关检查。家长应配合医生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因恐惧影响操作。
2、麻醉方式
通常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对低龄或配合度差的儿童可使用笑气镇静。麻醉药物应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如利多卡因胶浆,避免使用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注射前需确认无过敏史,术中观察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心悸等不良反应。术后2小时内需防止儿童咬伤麻醉未消退的唇舌黏膜。
3、术中操作
使用儿童专用拔牙器械控制力度,避免损伤恒牙胚或颌骨。对于复杂阻生牙需采用分牙术减少创伤,乳牙拔除时注意清理残存牙囊。操作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若出血量较大可放置明胶海绵或缝合止血。术中需有专人固定儿童头部防止突然移动造成软组织损伤。
4、创口处理
拔牙后咬紧棉球30-40分钟促进血凝块形成,24小时内禁止漱口或吮吸创口。若出现继发出血可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持续渗血需就医处理。术后48小时冰敷面部减轻肿胀,72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吸收。遵医嘱使用儿童适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预防感染,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药物。
5、术后护理
术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质如牛奶、米汤,3天内避免过硬、过热或辛辣食物。使用儿童软毛牙刷清洁非手术区牙齿,1周内禁止剧烈运动。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味分泌物等感染征兆。乳牙早失者需咨询正畸医生评估间隙保持器佩戴必要性。
儿童拔牙后应保持每日2次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含漱但避免用力漱口。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猕猴桃、西蓝花促进创面愈合,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羹帮助组织修复。术后1周复查创口愈合情况,若恒牙萌出异常需及时干预。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定期口腔检查习惯,每3-6个月进行专业涂氟或窝沟封闭预防龋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