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总体是安全的,但需严格评估供区与受区条件并由专业医生操作。自体脂肪填充的安全性主要与脂肪获取技术、纯化处理、注射层次以及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自体脂肪填充采用自身脂肪组织作为填充材料,避免了异体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高。手术通过微创方式抽取腹部或大腿等部位脂肪,经离心纯化后注射至面部、胸部等需要填充的区域。规范操作下感染概率低,脂肪存活率可达一定水平,术后效果自然持久。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等检查,排除活动性炎症、严重代谢疾病等禁忌证。术中采用分层微量注射技术可减少脂肪结节、钙化等并发症。术后早期需穿戴塑身衣,避免局部压迫或剧烈运动,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若操作不当可能出现脂肪栓塞、局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注射层次过浅易导致表面凹凸不平,注射过量可能引发脂肪液化或硬结。供区选择不当可能造成供区轮廓畸形,脂肪处理不彻底会增加感染风险。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病变者并发症概率升高。术后未遵医嘱护理可能导致脂肪吸收不均或存活率下降。需选择具备脂肪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避免非正规场所操作。
建议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预期效果及风险,术后定期复查评估脂肪存活情况。保持健康饮食有助于提高脂肪细胞活性,避免吸烟饮酒影响血液循环。出现红肿热痛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并发症。长期随访显示规范操作的自体脂肪填充安全性良好,但个体差异仍需重视。